在扬州进行拆除工程作业时,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常识,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、周围环境的保护以及工程的顺利进行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安全常识:
一、施工前准备
编制施工方案:
施工前,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,明确施工步骤、安全措施、应急预案等。
对危险性较大的拆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,应按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。
人员培训:
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,使其掌握拆除工程施工技术、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。
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,如电工、焊工等。
施工前,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学习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操作规程,确保在施工中严格执行。
现场勘察:
全面了解拆除工程的图纸和资料,进行施工现场勘察,调查了解地上、地下建筑物及设施和毗邻建筑物、构筑物等分布情况。
对拟拆除物的实际状况、周边环境、防护措施、人员清场、施工机具及人员培训教育情况等进行检查。
切断电源、水源和气源:
施工前,必须切断或迁移建筑物的电线、上下水管道、煤气管道、电话线等,确保拆除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事故。
设置安全警示标志:
在施工场地设置硬质封闭围挡及安全警示标志,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。
在危险部位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,并派专人监管。
二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
自上而下拆除:
拆除工程应按自上而下顺序进行,禁止数层同时拆除。当拆除某一部分的时候,应防止其他部分倒塌。
拆除横梁时,应确保其下落有效控制时,方可切断两端的钢筋,逐端缓慢放下。
拆除柱子时,应沿柱子底部剔凿出钢筋,使用手动倒链定向牵引,采用气焊切割柱子三面钢筋,保留牵引方向正面的钢筋。
个人防护:
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,必须戴安全帽,扣紧帽带;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,安全带应高挂低用,挂点牢靠。
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、手套、安全鞋、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,防止砖石、灰尘及切割螺钉等操作带来的伤害。
工人应站在专门搭设的脚手架或者其他稳固的结构部分上进行操作,严禁直接踩踏在干挂龙骨上进行工作。
防止立体交叉作业:
严禁立体交叉作业,防止不同作业面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安全隐患。
监控与监测:
施工过程中,应对拟拆除物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,当发现事故隐患时,必须立即停止作业。
随时监控脚手架的稳定性,防止松动、变形。
物料处理:
拆卸下来的各种材料应及时清理,按品种、类别堆放在平整的地面上,高度应符合安全规定,并留有一定的间距,防止倒塌伤人。
对可回收的废料要回收再利用,不可回收的废料要妥善处理,避免对环境和地下水造成污染。
三、施工后的清理与检查
现场清理:
拆除工程完成后,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彻底清理,确保场地整洁、无安全隐患。
裸露的场地应采取覆盖、硬化或绿化等防扬尘的措施。
安全检查:
每个工作日结束后,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去现场检查,确认拆除物是否已妥善加固,做到安全可靠,无事故隐患。
对施工机械与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,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
合法用工:
必须合法用工,严格执行实名制管理,及时进行人员备案。
用火用电管理:
严格遵守现场用火、用电制度和消防设施管理制度,严禁现场吸烟和违章用水、用电。
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执行,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。
恶劣天气施工:
遇有风力在六级以上、大雾天、雷暴雨、冰雪天等恶劣气候影响施工安全时,禁止进行露天拆除作业。
应急预案:
制定拆除工程施工应急预案,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措施。
定期组织应急演练,提高施工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。
环保要求:
在拆除过程中,应采取节水措施,控制扬尘和降低噪声,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。
对生产、使用、储存危险品的拟拆除物,拆除施工前应先进行残留物的检测和处理,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。
总之,在扬州进行拆除工程作业时,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常识,从施工前准备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、施工后的清理与检查,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入手,确保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。